他曾为毛主席演奏丨1957年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丨他给毛宇宽讲的指挥段子丨“中国之行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每天都想起你们。”
这是根据1957年北京人民剧院和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实况录音制作的唱片,所有录音首次公开出版。相关曲目以及购买本黑胶CD可点击阅读原文。
录音说明: 根据《中苏文化合作协定1957年执行计划》,苏联著名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来华作访问交流演出。访华期间,他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举办了举办了多场演唱会,轰动一时。 此次,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将这一珍贵无比的录音资源重新发掘出来,经老虎鱼数码修复处理,使乐海遗珍得以耀世重现。
人物简介: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是上世纪苏联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同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大师相比美,在世界音乐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大卫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以充满诗意般的抒情性演奏见长,有着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演奏风格纯朴庄重,富于热情,能使音乐达到十分高超的艺术境界,他那甜美、纯净的音色和激动人心的感情,强烈地打动着听众的心灵,被誉为是“莫斯科的帕格尼尼”,并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艺术上曾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的具有唯美倾向的发音手法,在奥伊斯特拉赫那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同时代的很多作曲家都将自己的作品题献给他,如米亚斯科夫斯基、哈恰图良、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等。大卫还善于指挥,1972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莫扎特协奏曲全集,除独奏外,他还兼任指挥,特别是他为儿子的演出所指挥的乐队,被人们传为佳话。
1957年奥伊斯特拉赫在上海
与上海交响乐团排练柴可夫斯基协奏曲
指挥者: 黄贻钧先生
CD 1
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1957年10月15日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现场演出录音
01 第一乐章:快板 3:42
02 第二乐章:行板 7:12
03 第三乐章:快板 3:37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协奏:中国中央实验歌剧院管弦乐队 指挥:黎国荃)
1957年10月9日北京现场演出录音
04 第一乐章:快板、但不过分 23:27
05 第二乐章:小广板 9:47
06 第三乐章:快板 9:53
CD 2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伴奏:中国中央乐团管弦乐队 指挥:李德伦)
1957年10月9日北京现场演出录音
01 第一乐章:快板、开朗的 9:29
02 第二乐章:柔板 10:58
03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速度的回旋曲 9:23
勃拉姆斯: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号之三 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1957年10月6日北京人民剧场现场演出录音
04 第一乐章:快板 8:06
05 第二乐章:柔板 5:03
06 第三乐章:急板、带感情的 3:00
07 第四乐章:急板、生动的 5:43
08 瓦格纳:纪念册中的一页(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4:39
1957年10月6日北京人民剧场现场演出录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49m0hiow&width=500&height=375&auto=0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梅纽因&奥伊斯特拉赫
CD 3
01 弗拉季格罗夫:保加利亚民间舞曲《霍拉》主题幻想曲(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7:39
1957年10月15日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现场演出录音
02 普罗科菲耶夫: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段(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7:43
1957年10月15日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现场演出录音
1)带假面具的人
2)安提少女之舞
3)蒙太久与凯普莱脱
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1957年10月15日上海大光明电影院现场演出录音
03 第一乐章:序曲-中快板 7:03
04 第二乐章:柔板 8:06
05 第三乐章:终曲-快板、坚决的 6:47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作品94号A 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1957年10月6日北京人民剧场现场演出录音
06 第一乐章:中板 5:51
07 第二乐章:谐谑曲-急板 4:25
08 第三乐章:行板 3:32
09 第四乐章:火热的快板 6:44
CD 4
01 柴可夫斯基:沉思(Meditation,作品.42 号之一 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8:08
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
02. 柴可夫斯基:圆舞曲-谐谑曲(C大调,作品34号 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5:21
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
03 德彪西:月光曲(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4:35
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
04 苏克:爱之歌(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3:21
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
05 塔尔提尼:变奏曲(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6:13
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
列克莱尔: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
06 第一乐章:行板 3:42
07 第二乐章:快板 2:10
08 第三乐章:萨拉班德舞曲-广板 3:27
09 第四乐章:铃鼓-活泼的快板 2:59
10 肖松:音诗(伴奏:弗·杨波尔斯基) 14:44
当时乐团由“中央实验歌剧院管弦乐队”与“中央乐团管弦乐队”两支老字号的中国乐团担任。虽然他们的演奏用今天的水准来评判几乎惨不忍听,好在老奥没有受到乐团水平的任何影响,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奥“带着”乐团走。爆亮的是他和御用钢伴杨波尔斯基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太有格调了,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到了最为动人的第二乐章,我都恨不得穿越到现场去体验。(解恒)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41vksic8&width=500&height=375&auto=0德彪西《月光》 奥伊斯特拉赫小提琴版
1957年,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
1957年,根据《中苏文化合作协定1957年执行计划》,苏联著名钢琴家斯维雅托斯拉夫·李赫特和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先后来华作访问交流演出。
1957年10月4日下午,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乘飞机抵达北京,同行的有钢琴家弗·杨波尔斯基。
10月6日晚上,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了首场访华音乐会,演奏了列克莱尔、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他用一把1719年制的斯特拉蒂瓦利名琴,在钢琴家杨波尔斯基的精彩伴奏下征服了中国听众。新华社在当晚发布的电讯稿中描述道:“这位音乐大师的演奏所激动了的听众,在既定的节目奏完后,仍然一再地欢呼、鼓掌。加奏了五只曲子,使独奏会比预定时间延长了四十分钟,但是听众们仍然舍不得离场。”
7日,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移师北京首都剧场演出。
9日,奥伊斯特拉赫在北京举行最后一场公演,分别与黎国荃指挥的中央实验歌剧院管弦乐队和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乐团管弦乐队合作演奏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莫扎特的《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10日晚,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在新落成的苏联大使馆举办十月革命40周年音乐招待会,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为出席晚会的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演奏了世界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应邀出席的我国领导人还有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薄一波,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彭真等人。
但这场演出也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十月革命,而是在他1957年访华期间,一条举世瞩目的新闻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条新闻使在中国访问的老奥临时在10月10日在苏联驻华大使馆演奏了一场内部演出,这场演出以毛泽东为首的整个领导全部参加,这也是中国党政军集体听一位到访的音乐家演出绝无仅有的一次。(解恒)
11日,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访问天津,当晚举行了一场演奏会。
12日,奥伊斯特拉赫应邀到当时校址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独奏会,1000多名师生观摩了他的演奏。
15日,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抵达上海。当晚,在大光明电影院举办了首场上海演奏会,奥伊斯特拉赫在上半场演奏了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鲁赫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的曲目是萧松的《诗曲》、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之片断》和弗拉季格罗夫的《保加利亚民间舞曲“霍拉”主题幻想曲》。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上海另有一场与黄贻钧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合作的演出,具体日期、演出曲目不详。
18日,奥伊斯特拉赫访问了当时位于漕河泾的上海音乐学院,与贺绿汀院长等中国同行进行了交流。
22日晚,奥伊斯特拉赫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访华告别演奏会,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出席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到台上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以及他的钢琴伴奏杨波尔斯基亲切握手,祝贺他们演出成功。
鉴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访华演出的巨大反响,中国唱片社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下,将奥氏访华演出的部分现场录音,编辑成8张中密纹唱片《达维德•奥伊斯特拉赫访华演出节目选辑》(编号M-091至098),以“资料唱片”的名义内部出版,以供中国的音乐工作者学习借鉴。目前,这套唱片的录音母带和唱片模版仍完好地保存于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的版库。
此次,我们将这一珍贵无比的录音资源重新发掘出来,经数码修复处理,使乐海遗珍重见天日。根据现有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访华史料判断,所有曲目应是在1957年10月6日至22日这段时间内在中国录制的,其中部分曲目根据史料已可确认具体的录音时间和地点,另一部分曲目则因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无法确认具体的录音时间和地点,仅以“1957年10月中国现场演出录音”标示。 (这个部分的唱片背景作者是子圭)
1957年11月23日,奥伊斯特拉赫在给毛宇宽的信中写道:“这次中国之行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将是我一生中最强烈最有趣的印象之一。我现在似乎还在继续神游当中。我每天都想起你们。”
毛宇宽是咱们的音乐学家、翻译家,祖籍河南,1931年出生于上海,1945年入读国立音乐幼年班。任教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近三十年,曾担任该院音乐学系外国音乐史教研室副主任,编译室副主任,《国外乐讯》月刊主编。毛宇宽在国内首创《西方弦乐艺术史》、《苏联音乐史》等课程。毛宇宽是研究俄罗斯音乐的资深学者,《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科目特约撰稿人。在中港台及海外出版、发表著作、译作约百万字,译配外国歌曲(主要是苏联歌曲)约二百首。1982年定居香港后,继续从事音乐学领域的著述。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创立香港民族音乐学会,担任该会理事,参加该会与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历次国际音乐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2004年被授予香港民族音乐学会荣誉会士称号。1963年眼疾手术失败,四十年来仅靠视力微弱的单眼工作。
让我们以崇高的敬意向毛宇宽同志致敬!
毛宇宽曾翻译和撰写了大量有关奥伊斯特拉赫以及李赫特的文章,本公众号也会为大家制作推荐。今天最后的内容,就选自毛宇宽撰写的《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相处的日子》:
“一天,好友从悉尼打来长途电话,兴高彩烈地告诉我,当地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有关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纪录片,他在电视里看到了我跟老奥排排坐打秋千的镜头。这消息真令我兴奋不已,更勾起了联翩的回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44ssn49t&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奥伊斯特拉赫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
我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属于两代人,访华那年他49岁,而我跟他的儿子伊戈尔(亦为著名小提琴家)倒是同龄人。但我和老奥之间毫无代沟,无所不聊,很是投契。特别是在旅行途中,朝夕共处一个火车包厢,更是天南海北聊大天的好时机。可惜已经过去了好几十个寒暑,许多往事已然淡忘,能记起来的只是星星点点罢了。
那时老奥除了提琴演奏,也开始涉足乐队指挥,我便请教他,指挥和小提琴哪个更难一些? 他略加思索,回答说:“如果马马虎虎,也许指挥要容易些,但要达到艺术的完美,二者是同样难的。”稍微停顿了片刻,他又说:“不过对于一般人而言,拙劣的指挥要比拙劣的小提琴手容易掩人耳目。”接着他就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关于指挥的笑话:“某乐队来了一个拙劣至极的客串指挥,连拍子也打不准,更别说表情变化、艺术处理了。但乐队非常老练,不管指挥如何瞎来,他们反正不予理会,我行我素按自己的感觉往下拉。因此乐曲听起来还挺不错,有板有眼,有章有法。但那指挥却很不识相,趾高气扬地不断对乐手们吆来喝去,横加指责。乐队首席终于忍无可忍,对指挥说:“大师,您要是再这么不客气,我们可就要准确地按您的指挥来演奏了!”
古典音乐微信群,巴赫、莫扎特群
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